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网络视听创作者集聚沪上,大视听产业快速演进
日期:2023-05-12 来源:解放日报
去年上海网络视听产业收入1650亿元,在全国领先;上海网络视听平台用户覆盖全国48.2%的网民
网络视听创作者集聚沪上,大视听产业快速演进
■本报记者 张熠 周楠
2020年底,当粉丝从10万、20万涨到100万时,B站音乐UP主“浑元Rysn”知道,是时候来上海了。次年4月,这位“00后”从家乡安徽移居上海,成为从全国各地涌向上海的众多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之一。“来上海,是为了和更多人交流创意,去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来沪两年,他的粉丝量已达321万。
作为国内网络视听产业高地,上海既是UP主们近悦远来之地,更是产业集聚的创新之地。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网络视听相关产业收入达1650亿元,在全国保持领先,上海市《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及备案机构共59家,上海网络视听平台用户约5.14亿,覆盖全国网民的48.2%。
昨天,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虹口区政府主办的首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开幕。大会聚焦网络视听内容创制的新兴力量,以“创作成就梦想”为主题,通过行业白皮书发布、十大创意方向倡议、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专场讲习会等活动,搭建线下交流平台,鼓励创作者表达自我,激励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正如业内研判的那样,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已成为驱动上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引领视听产业朝“大视听”快速演进的重要支点。
众多内容创作者,选择来上海
记者在线下遇到浑元Rysn,他仍戴着一副假面舞会的半脸面具。这位来自安徽的音乐区UP主,擅长用一种很新潮的方式吹唢呐,比如用唢呐演绎日本动画电影《铃芽之旅》主题曲。在视频中,他通常不露脸,戴一个黑色头套,与唢呐这种传统乐器形成一种颇为无厘头的反差。
“我选择来上海,是因为有很多UP主在这里,尤其是B站总部也在这里。对内容创作者而言,上海的互联网氛围很好,创作机会很多。”当记者面对面采访浑元Rysn时,他显得有点腼腆,几乎难以将他和网络上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对他而言,在决定成为全职UP主后,将个人创作基地挪到上海,是不用犹豫的选择。
无数内容创作者涌向上海,在此集聚,成为上海网络视听产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随着网络视听行业迅猛发展,视听内容创作者成为互联网文化最有活力、最具生机的群体。首届上海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白皮书》显示,25—34岁和18—24岁的青年人是网络视听创作的主力军,全职创作者占比达到37%。
“最早我学唢呐的时候,只是想当一个教唢呐的老师或培训班老师。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突然看到B站有人用其他乐器演奏动漫歌曲,于是我也想尝试一下。”浑元Rysn说,“你想象不到,在成为UP主之前,我甚至做过LED屏拼装。”2019年,他向B站投稿第一个视频,尽管播放量最初只有两位数,但时隔数月,仍有几位粉丝留言“催更”,他受到激励,就这样坚持了下来。“上海内容创作的氛围很好。”他解释选择上海的原因,“你有一个视频创意,打个电话,不出一小时大家都到了;视频拍完,第二天就能上线”。
如果不是因为上海,易言或许也不会成为UP主。“做自媒体行业,上海是首选。大家往这里聚拢,内容、创意、创作方面的东西碰在一起,很容易出火花。”他从2010年来到上海,生活了10多年,虽然去年因个人原因选择回到家乡贵州,“但平均每个月都会来一两次上海,很多合作的内容机构在上海”。
产业两大风向标,上海占其一
“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B站、小红书、喜马拉雅等都是从上海成长起来的网络视听平台,众多用户贡献了海量的网络视听内容。这是上海看重的网络视听领域的蓝海赛道,未来网络视听产业要发展,最好的契机在网络视听内容创作上。”上海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游海洋说,“从政府角度,我们想借此次大会,鼓励有创意、有才华的创作者,肩负起时代带给他们的使命”。
近年来,上海利用深厚的产业积淀、文化积淀、资源集聚、技术先进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形成了以哔哩哔哩、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全国垂直领域头部平台,百视TV、阿基米德、看看新闻Knews等融媒体平台为阵地,以柠萌影视、耀客传媒、企鹅影视、克顿传媒及众多MCN机构等专业内容制作机构为主体,以哔哩哔哩百大UP主、小红书博主、喜马拉雅创作者为集群的“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的生态圈。在中短视频领域,B站2022年总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13%;小红书用户数量保持较高增速,2022年月活用户2.6亿,同比增长30%。
同时,业内分析,在网络视听领域,上海与北京成为当下网络创作文化的两种风向标。如果说北京代表了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化相互交融为文化特征的地域本土文化创作群体,而上海则代表了以创意和设计之都为核心的新兴现代化都市创作群体。
“上海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东西方文化交融,有历史、有现代,上海很时尚。如果我闭着眼睛,你把我放在外滩,这里特别像我的老家利物浦。”B站音乐UP主“肖恩Shaun-Gibson”来自英国,他喜欢中国音乐,尤其是“中国风”音乐。这次,他与UP主易言、浑元Rysn、墨韵Moyun、拿弓子的波塞东共同创作了一首歌曲《这就是上海》,讲述对上海的印象。“上海有很多KOL(“关键意见领袖”)、UP主,这是一个特别包容的城市。”
“哔哩哔哩已经形成了200万个文化标签和7000个核心文化圈层。创作达人来自各行各业,圈层丰富度明显增加。同时,从年龄角度看,他们愈发年轻,青年人爱观看更爱表达。他们的喜好和生活状态成为催化互联网内容演进的驱动力。”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介绍。
网络视听IP市集,一览新创意
5月11日至13日,漫步苏州河畔,在乍浦路桥、四川路桥附近的沿江步行街,市民还能与网络视听IP市集不期而遇。上海活跃的网络视听创作生态,给予戏剧、艺术等传统文化项目启发,从而实现“网络+”的拓展。
市集以“赛博朋克”视觉美学风格作为主基调,设置40余个市集点位,东起吴淞路,西至四川北路,近250米长,坐拥“一江一河”两岸。现场划分为创意视听、数字多媒体/流媒体、文化创新、科技浪潮、动漫IP、生活方式等区域,展示内容包括网络视听、数字元宇宙、二次元动漫、融合文创、多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创作者、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潮流生活方式等。B站、小红书、百视TV、腾讯视频、抖音等行业代表均设立点位,展现平台方的概念创意;《伍六七》《百变马丁》《完美世界》《斗罗大陆》《一念永恒》《镖人》《仙逆》《太乙仙魔录》等动漫头部IP也搭建展台,突出不同文化理念。
开放式的展位,让市民得以一览网络创意空间。在SMG Live的展台上,不少观众被VR体验吸引,也有不少人为《剧院魅影》和《不眠之夜》的周边衍生品驻足。“我们这次带来新的线上戏剧厂牌‘戏剧元力场’,希望将线下演艺IP数字化。线下剧场的饱和度很高,而线上种类、内容更丰富,可以打破壁垒、提高受众面。”摊位负责人费越介绍,上海年轻人对网络视听接受度很高,“我们的起点从上海开始,慢慢向其他城市扩张,相信之后的项目体量会非常可观。”
艺术家黄河山将他创造的“秃力城”带到市集。市民扫一扫AR卡片上的二维码,手机上便能跳出一座立体的“秃力城”。“秃力城的元素都来源于现实,这是一个虚拟的城市,我们用了各种建筑的素材,将之搭建成更魔幻、超现实的场景。”黄河山的工作室在北京,这次专门到上海参加网络视听市集。“上海的艺术氛围很浓厚,很多粉丝会来参加这个市集。我也想来寻找一些合作方,未来可以让一些项目落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对动漫IP、VR体验等感兴趣的不仅仅是Z世代。小红书现场搭建了一个拍照的展台,站在台上,大屏幕会显现出个人专属动漫形象。市集开始后,现场很快排起长队,不少阿姨爷叔议论着,要将微信头像换成动漫形象。
“只要是新奇的事物,我们都想尝试。”“70后”康阿姨刚退休不久,和朋友在附近聚餐,得知有市集活动,赶来凑热闹。“我和朋友一起排队体验VR,她们是50后、60后。”
或许,网络视听的上海样本,既意味着以UP主为代表的内容创作群体的集聚,也意味着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从用户、消费者乃至普通市民,对网生文化的极大包容度。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