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络文明
对低俗网络用语说“不”
日期:2021-12-23 来源:光明网
【热点观察】
作者:汤文靖(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近年来,“屌丝”“撕逼”“绿茶婊”等低俗用语充斥网络空间,并且蔓延到人们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严肃文本的写作中,正规的汉语受到污染和破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庸俗暴戾网络语言的横行,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的粗鄙化。因此,净化网络空间、捍卫语言的纯洁性刻不容缓。
近年来流行的部分网络用语资料图片
“语言任性”破坏了汉语的纯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网络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相较于现实生活,网络空间的语言表达具有自由化的特征,这为网民的“创造性表达”甚至“口无遮拦”提供了便利,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和网络用语大量产生,并借助网络实现病毒式传播。
网络语言最初是从电脑键盘上“敲”出来的。为了提高沟通效率,网民“敲”字时,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不会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导致网络语言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直接对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冲击。比如,大量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使用,“3Q”表示谢谢你,“9494”表示就是就是,“emo”表示难过,“YYDS”意思是永远的神,“T_T”表示流泪,“orz”表示跪着的小人。还有一些网络语言用同音词代替原词,如“蚌埠住了”表示“绷不住了”,“邮箱”写成“幽香”,“大侠”写成“大虾”。更有一些生造的新词,“酱紫”表示“这样子”,“摸鱼”表示“不专心,偷偷做别的事”,“干饭人”表示“吃货”,“绝绝子”表示“太绝了”等等。
如果说上述网络词语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沟通效率,让网络表达“有趣起来”,那下面这些则是赤裸裸的低俗、庸俗、恶俗。“懵逼”“尼玛”“屌丝”“绿茶婊”“逗比”“然并卵”……这些动辄涉及性器官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羞于启齿,如今却在网络上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甚至反向输入到现实生活中,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用语。
汉语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的语言,它是表意语言,而其他语言基本都是表音语言。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于表音文字的独特的语法规范。符号、字母、数字和汉字杂糅的网络用语,破坏了汉语的生态系统,表情符号的书面化使用,毁坏了表意文字的完整性,凭空生造的网络新词更使得国人与母语产生隔阂。至于那些庸俗暴戾的网络用语,不仅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也会拉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规范语言使用应从娃娃抓起,图为语文老师正在教小学生书写字词
新华社发
网络语言狂欢会拉低大众审美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一位小学生的检讨书,其中部分文字是这样的:“但是她当时的口气真是7456,所以偶才说她是恐龙”,“不喜欢对老师PMP”,“希望老师不要还是286”。拿到检讨书的老师一头雾水,多方请教后才知道,“偶”就是“我”,“7456”是“气死我了”,“PMP”是“拍马屁”,“恐龙”是形容“长相一般的女生”,“286”代表老式电脑的速度,现在用它形容“落伍”。无独有偶。笔者在批改大学生的作业时,常见到这样的词句:“我小心奕奕地说”“我订了七点钟的闹钟”,学生们坚定地认为,“小心奕奕”“订”就是正确的用法,因为“网络上都这么用”。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影响之深。
语言能够塑造思维。当下的大中小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他们的很多知识包括语言来自互联网的“投喂”。当低龄的孩子还没有掌握规范的母语,就整天沉浸在“时尚”的网络语言中,心中所想不能使用正规的汉语表达,而是诉诸网络热词和表情包来代替,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离传统汉语中的诗词文赋、成语典故越来越远,进而跟自己的母语产生文化隔阂,最终会成为在碎片化的网络用语、光怪陆离的网络符号、生搬硬造的网络新词中间来回穿梭的文化“流浪汉”。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给蒙娜丽莎脸上画胡子只不过是孩童的游戏罢了。各种恶搞式拼接的网络语言带来了平民话语的修辞狂欢,这种狂欢其实是对传统语言形态和文化姿态的解构甚至颠覆,在推动文化生态多元化的同时,也会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
当前,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再进入书面语,最终有可能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由庸俗暴戾网络语言发展,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社会语言审美和大众文化审美的重新塑造。
庸俗暴戾网络语言对大众文化审美的作用必然是负面的,如果放任不管,这种负面影响会从网上蔓延到网下,最终将拉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
捍卫语言纯洁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古人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个人的修养离不开语言的文明,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朗也离不开网络语言的规范。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用文明的语言与他人沟通,应该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条底线。
放眼全世界,捍卫母语的纯洁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曾有报道说,你跟法国人说英语,他明明能用英语交流,可却会对你摇头,他害怕英语会凌驾于法语之上,进而影响法语的纯洁。就我国而言,抵制网络语言低俗化倾向、捍卫汉语的纯洁,应该成为全体国民共同的文化自觉。
宏观层面,国家应加强针对网络语言的立法工作,进一步修订、细化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让规范使用语言和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有法可依。
承担大众传播任务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平台应扮演好“把关人”角色,切不可为庸俗暴戾网络语言的蔓延大开方便之门。学校更是捍卫语言纯洁性的重要力量。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用语,各级各类学校应从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考试标准等方面正本清源,提高青少年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开展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在青少年心中筑起一道阻挡低俗网络语言的“防火墙”。
作为网民的我们,应树立网络共同体意识,形成保卫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自觉,使用网络语言时,主动设立自娱自乐的禁忌规范,自觉抵制暴戾低俗的网络语言。
语言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捍卫语言的纯洁性、抵制庸俗暴戾网络语言,并非一刀切地反对使用网络用语和外来词语。在汉语发展史上,“干部”来自日语,“拷贝”“沙发”来自英语的音译,而来自于网络的“给力”“正能量”“山寨”等新词更是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语库,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网络语言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我们期待更多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用语涌现,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低俗网络用语早日淡出,让文明之花加速生长。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2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