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日期:2021-12-16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网络文明作为网络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仅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网民既是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因此,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网民素养,更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民政治辨别能力。人无法脱离政治活动而存在,网络空间是充满了复杂政治活动的公共领域。作为网络的使用者,网民应当具有较强的政治辨别能力。当今中国,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网络文明建设可以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理论武装占领新阵地,增强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因此,在日常的网络宣传活动中,要围绕特定主题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辨别和批判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并增强网民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敏锐性,引导网民自觉抵制不良政治思潮的侵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网络文明建设中,广大网民通过各种形式的亲身参与,加深了自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认知与感悟,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类网络平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尤其是要注意走群众路线,在建设网络文明的过程中相信、依靠、发动和引导广大网民,使网民在网络话语实践中增强政治辨别能力,以广大网民的坚定信念构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钢铁长城。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民道德判断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的不当应用,可能造成“信息茧房”负面效应,将网民的视野和判断局限在狭窄的经验范围内,助推网络极端情绪、极端言论的形成,进而突破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网络文明建设要着眼于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英雄人物、劳动模范、行业标兵、身边好人好事等正面信息资源,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氛围。在网络文明建设的引领下,网民针对网络信息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得到提高,“是与非”“对与错”的价值标准将在网民的思想意识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并逐渐外化于网络行为,形成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尽管网络空间具有匿名性特征,但它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社会道德准则的规范和制约,网络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培育和践行。在网络生产生活实践中,宣传教育部门应引导网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道德判断的核心要求,使网民对价值多元的网络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价,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与精神境界。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民艺术鉴赏能力。网络空间是传播艺术作品的重要载体,网民应当具备对艺术作品的正常鉴赏能力,能够区分艺术作品和演艺人员的美丑与高下。当前,网络空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审美错位,“唯流量论”在部分网民的思想意识当中还占据一席之地,提高网民的艺术鉴赏能力十分必要。
  网络文明建设应注重网络空间的文化培育,将“四史”中的红色经典故事转化为适合网络传播的文化艺术形式,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文艺作品之中,全面丰富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网络艺术体验。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引领下,各类内容创作者可以尝试将主旋律与商业元素有机融合,在网络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追求正能量与流量的辩证统一,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网络艺术精品。广大网民在网络艺术精品的浸润下,将对网络艺术的理解逐渐深入,对网络不良文化的鉴别力和抵御力逐渐增强。可以说,在各种网络亚文化层出不穷的今天,网络文明建设对网民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民精神生产能力。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网络空间中的一切精神文化成果都是由各类网民直接或间接创造的,网民群体的精神生产能力决定了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在实践中,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遵循“内容为王”的法则,一种网络文化产品只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叙事话语、情节设计、主题思想等方面优于同类,它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因此,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网民依托网站、公众号、客户端等平台创作出生产价值导向正确且制作精良的网络文化产品,并通过政策手段加速这些网络文化产品的有效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创作者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的基本规律,其精品生产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现阶段有关部门要提高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引领和带动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强网络创作者群体的生产能力,使他们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精品。

【本文系天津理工大学校级教学基金重点项目《热搜新闻事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ZD21-14)阶段性成果】
 
作者:潘同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联系我们|友情链接|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京公安网备 11010502048576号

京ICP备 17057422号-4

承办单位:北京星和汇科技有限公司     华纳星辰(北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22层 技术支持:北京金钥匙凯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华纳星辰(北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

ICP主体备案号

北京星和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承办单位:华纳星辰(北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22层